陈建华: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作者:陈建华发布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114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目前,浙江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水平,城乡关系从传统的二元结构关系转变为双重互构关系,城市深刻影响着乡村,乡村又反作用于并形塑着城市。建设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良性的城乡互动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内容与应有之义。良性的城乡关系应该是相辅共生与相得益彰的。“十四五”期间,浙江正在打造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作为经济发展主轴的城市将是这种战略支点与战略枢纽的实现场所。要在城市能级提升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中推进乡村振兴及其产业兴旺,同时要把乡村的空间、生态与文化因素吸纳进城市多样性与宜居水平的提升进程之中,提高城市的综合性功能与人文性。既要以城带乡,又要以乡促城,促进城乡之间良性互动上升到新层次,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一、以城带乡,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推进乡村产业兴旺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通过融入国内经济体系并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取得巨大的成就。浙江以工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提高工业化水平,城市发展较为迅速,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现阶段,浙江的城镇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形成了以大城市为轴心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也形成了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温州都市圈和金华义乌都市圈。目前,浙江的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城市能级不断提升,以适应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要求与挑战,力争成为国内大循环的战略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枢纽。在浙江城市化与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浙江的乡村振兴只有融入浙江经济总体发展进程之中,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浙江的乡村振兴必然是在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空间不断优化组合与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实现的。

目前,浙江发挥并加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作用,加强城市产业对乡村产业的促进与引领作用,促进人才、技术与资本等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方向流动,通过城市对乡村、工业与服务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来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浙江借助块状经济与产业链发展优势,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企业与相关行业的交流互动,大力发展科技农业与品牌农业,推进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做优做强,打造一批拥有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等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走产业融合之路,走生态绿色与优质科技的现代农业之路,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浙江乡村产业借助浙江城市如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和义乌作为国内外资源配置中心的战略优势,利用国内外资源,塑造品牌,尤其是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走科技化和品牌化之路,走向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从而为乡村富裕提供扎实的产业基础。

同时,借助数字经济较为发达的优势,浙江通过构建虚拟空间,加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强度与频率,形成虚拟的城乡共同空间,使得乡村进一步接受城市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在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时候,发挥乡村作为城市产业后备空间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乡村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与溢出,在乡村发展远程办公与工业设计等同城市生产者服务业相关的产业。一方面,城市利用空间集聚效应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金融与贸易专业服务业,借助于乡村的后备空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在乡村发展同支柱产业相关的后方办公、信息服务、物流仓储、交通运输、数据清洗与处理等相关配套产业,促进经济增长并推动乡村振兴。这样,浙江形成城乡互补与产业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推动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合理化与高度化。这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城市服务辐射能级,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乡村振兴。

二、以乡促城,发挥乡村优势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外围,浙江有着许多风景秀丽和人文积淀丰厚的江南乡村。浙江城市全面发展离不开乡村的自然与文化要素支持。乡村不仅是保障城市食品供应安全的基础,也是发展科技型农业的基地,而且是城市产业发展的未来空间。在浙江城市空间不断扩展的时候,乡村是城市宜居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空间凭借,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后备空间。乡村还是城市多样性与人文性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的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来源,具有丰富城市生活与文化的功能。这些都是浙江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综合性功能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简而言之,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发展离不开乡村的产业、生态和文化等方面的支撑。因此,以乡促城,发挥乡村的自然、人文与产业后备空间优势,对于浙江城市能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浙江已经进入新型工业化阶段,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乡村在经济上的作用与功能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为城市提供粮食与副食品的功能,已经是城市工业产品与服务的重要市场,是城市产业正在进一步开拓的发展空间。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对消费的质量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倾向于接近自然与人性。乡村产业可以满足这些需求。通过充分利用农业农村资源,以农为本、以乡为韵,发展地域特色鲜明与业态类型丰富的乡村产业模式,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城乡融合特别是产业融合。同时,这也为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进一步地,乡村产业为城市产业链的延长提供了发展空间,为城市的科技设备与服务提供了市场,促进了科技设备的应用与推广,也促进了城市工业与服务业发展。乡村利用中心城市的人力资本、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组织形式,通过高新科技的生产性应用,发展郊区型、都市型和科技型农业,一方面使乡村成为农业科技的创新型基地并推进农业科研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城市的技术与设备销售提供了市场与发展空间。此外,乡村产业也是城市金融、产权交易等专业服务业的重要服务对象。

同时,随着浙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加快推进,浙江城市的产业结构进入以生态化与智能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增加值在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四分之一以上。在这样的产业发展背景下,浙江乡村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具有江南特色的美丽乡村为城市提供优美的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城市发展生态化、智能化与个性化的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这些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整合了城市的创新性与乡村的自然性,促进了城乡资源整合与结构优化,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活力。由于这些新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的出现,许多新产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城乡组合的新特征,体现出乡村对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也彰显了乡村对于城市生活的重要性,提升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乡村的生态性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基础与条件,也成为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来源。乡村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的宜居性、多样性与综合性功能的重要支柱。

最后,浙江具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拥有深厚与多元的地方特色区域文化。由于我国历史上是农村社会,这些历史传统文化一大部分蕴藏于农村。这些多元的文化是浙江城市文化的底蕴,成为城市人文性与多样性的重要来源。现阶段,浙江乡村的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同城市文化相互映衬,是城市魅力的重要支撑。利用乡村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促进传统乡村文化与现代城市潮流相契合,把乡村文化元素融入城市的工业产品设计与服务内容之中,是现阶段城市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总之,新型的城乡关系是城市与乡村相辅共生、相得益彰、共享与融合的经济与社会关系。在这样的城乡关系之中,一方面,城市发挥辐射与带动作用,通过向乡村输送科技、资本和人才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在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是城市生态宜居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空间凭借,是城市多样性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以城带乡与以乡促城,促进城乡共富、共荣和融合发展,促进乡村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城市能方便地获得乡村的自然与传统文化精华,从而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原载《浙江日报》理论周刊2024年3月26日

(作者:陈建华,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