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玉: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结构及影响机制探究

作者:王秋玉发布时间:2024-06-17浏览次数:71

本文作者:王秋玉,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原文刊载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2年第1

 

   摘要:技术转移是区域降低研发成本、创造新技术的重要途径和来源。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1985-2018年间的专利转让数据,通过空间网络分析、模体挖掘、指数随机图模型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网络结构及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从网络空间格局看,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中,长三角内部呈现组团式、多中心发展格局且与外界联系紧密,作为创新高地占据网络核心地位;上游城市中成渝技术转移非常活跃,在创新塌陷地呈“钉”式发展势头;中游城市分散式发展。从局部模体特征看,顶级城市拥有相似的技术转移偏好,均注重已有合作关系的维护,而占据结构洞位置对于后发城市的追赶至关重要。从网络形成机制看,网络具有较强的自组织生长能力和聚敛性;城市创新质量、创新数量、经济水平越高的城市之间发生技术转移的概率越高,马太效应明显,网络等级性将进一步强化;技术认同比产业认同更能促进转移关系的建立,省级行政壁垒仍然存在,地理邻近效应微弱。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空间格局;局部模体;指数随机图模型(ERGM)

 

1 引言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主体面临着依赖自身资源禀赋和创新能力难以应对知识的复杂性提升和更新速度加快的窘境。随着数字化和全球化降低了空间交易成本,技术转移作为知识流动和知识溢出的重要方式,能有效降低研发成本、避免重复研发、促进技术学习,转移技术在不同地理区位的应用性开发和集成创新也有利于技术成果利用率的提升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因此,技术转移已逐渐成为企业等创新主体迅速弥补技术短板、进行集成创新的重要途径,以及区域获取外部知识、充实本地知识库的关键。

城市作为学研机构集聚、产业活动集中的高能级创新空间单元,中国以城市为基本空间单元的技术转移已呈现网络式特征且处于不断演进之中。由于技术转移网络能有效改变创新的空间格局与权力结构,经济地理学者围绕技术转移网络格局、扩散规律与影响机制等展开大量研究。多局限于网络空间极化现象的描述、关键节点城市的发现以及城市属性对技术转移强度的作用,尽管有助于强化对技术转移网络结构、空间布局的认知,但缺乏对城市技术转移模式的探讨,容易使得经济地理学变成一门描述性学科,不利于学科向机理性、批判性等方向的发展。在技术转移网络中,不同城市的技术转移倾向有何差异、城市间集团化合作格局如何?是否存在特定转移模式?这些模式极有可能是城市时空演化镌刻在网络结构中的痕迹,对于挖掘城市技术转移模式、探究网络构局具有重要意义。

在网络影响机制研究方面,学者们多从节点属性、节点间关系入手,分析其对技术转移强度的影响,发现网络中节点城市的创新水平、吸收能力以及节点间地理邻近等因素会影响网络关系的构建。但是,已有研究局限于从整体视角描述创新网络结构及空间格局,将区域间技术等同而视,忽视了知识因复杂性不同在生产、模仿、合作及交易中的难度也有所差异,区域内非均质知识的组合加强了区域间知识的差异程度,知识生产和扩散的非均质性影响导致区域创新水平。因此,从技术的微观视角出发,挖掘技术转移与合作网络中的关键技术、探索区域真实的创新水平,有助于更为全面、更为准确的认识区域创新一体化格局。而区域创新质量在中国研究中较为稀少,区域创新质量更高的城市是否有更强的吸收能力或扩散能力?创新主体的择优链接机制会促进网络的自组织生长,在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中,一些关系的建立是否会推动整个网络的升级?内在机理又是什么?现有的回归分析等方法未能有效解释城市间属性差异及网络自组织关系在技术转移网络构建中的作用及生长机制。

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横向探讨时,各区域在同一时间显现出迥异的具有垂直特征的发展现状,长江经济带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带内城市之间协作关系及影响机制,对于经济带整体发展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拟基于ERGM,探索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和网络结构,从局部模体特征、网络内生结构、节点属性及外生环境因素几个方面展开摸清网络形成机制,以期丰富经济地理学的创新网络理论机制、发挥学科解构现实世界的专业使命,同时为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策略及区域创新升级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incoPat专利文献数据库中,下载专利申请人国别、省市、区县等地址信息,以及每一个专利转让事件的法律转让及转让者、受让者信息,并通过其官方网站进行二次确认,获得其所处城市信息,建立起每一个城市的专利数据库以及城市间专利转让数据库。获得信息完整的专利转让事件59582件,分布在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不包括毫州,普洱,毕节)。基于城市间专利转让数据库,借鉴图论构建长江经济带技术转让网络。

本文拟采用ArcGIS软件,对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进行可视化,运用空间网络分析方法探索网络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基于网络中间中心性指标探索各城市节点网络地位,揭示网络格局特征。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究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系统表面下的网络模式和深层结构,拟使用FANMOD软件,采用Rand-ESU算法对长江经济带技术投资网络进行3节点模体研究。

ERGM模型主要检验不同变量(因素)对网络形成的影响程度。Dean Lusher等指出,网络复杂关系系统的内部化会促进网络自我组织形成模式,并且网络关系的建立通常与节点属性状态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显著相关,同时,相对于网络而言外生的外界环境也会作用于网络构建过程,基于此,建立模型如下: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来自incoPat的专利转让数据,通过空间网络分析、模体挖掘、ERGM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的网络结构和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在空间格局上呈现“V型”态势:下游占据创新高地与网络核心,上游成渝两城钉状崛起,中游地区游离式、分散式、低水平发展。长三角内部组团式频繁互动且与外部联系紧密,呈现以上海及苏通宁等城市为多中心的发展格局,是长江经济带最重要的技术转移中心;上游城市中的成渝两城发挥“后发优势”,转移的专利量居长江经济带之首,且在吸收能力、扩散能力及中转能力方面都表现突出,呈钉式发展;中游城市技术转移水平整体较弱,武汉和长沙具有一定的中转能力。

2局部模体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结构等级性明显,呈现典型的组团式发展态势。其中,顶级城市拥有相似的技术转移模体,出于自身创新资源实力及网络位置优势,注重已有转移关系的维护,而追赶型城市通过占据结构洞建立广泛联结关系有助于提升城市创新能级,成都和苏州作为最成功的追赶者占据关键的结构洞位置。

3ERGM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的构建受多元因素影响,网络具有自组织特征,专利转让关系自身能在某些情境下促使其他转移关系的形成,城市间互惠关系正向作用于网络构建,而网络整体具有若聚敛性,城市引进专利的能力较强;属性研究发现,城市的技术复杂度、创新水平、人均GDP越高,彼此之间发生技术转移的概率也显著提升,城市间强强联合,网络的马太效应明显,预期长江经济带技术转移网络的等级分化将进一步加重,而创新质量相比于创新数量证明了本地创新能级的实质性提升,更有可能促进城市技术转移活动的激增;外生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省级壁垒依然存在,城市位于同一省份或专利结构相似时,专利转移成本低、转移需求更容易满足,城市间更有可能建立技术转移关系,空间距离的阻碍作用小,产业差异相比于认知结构差异的影响力低,产业同构、地理毗邻对于关系联结有微弱积极作用。因此,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进与更多城市合作关系的建立,注重提升城市内部的创新质量而不仅仅是创新数量,寻求认知结构较为相似城市作为合作伙伴,对于城市提高创新水平和网络权力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将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经济体,探究域内城际技术转移互动情况,但长江经济带并非一个孤立的存在,其与外部城市的交互是促进带内城市发展的重要助力。展望未来,将长江经济带区域域内与域外的交互纳入考量范围,研究外部区域在创新网络中的参与度及影响力,对于长江经济带的创新网络建设也具有参考意义。同时,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格局形成原因是什么、演化规律如何,基于ERGM分析的三种效应对于不同区域的网络构建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如何挖掘网络演化过程中蕴藏的经济地理学理论基础和科学规律,也期待经济地理学者进一步深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