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发机构是融合政府、产业、学术、研究等多元创新资源的综合创新平台,集“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产业发展”于一体。典型代表包括李政道研究所、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以及上海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这些机构不仅肩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使命,还在企业孵化、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发展等多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上海正面临逆全球化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跨国企业和全球研发中心的落地进程呈现放缓趋势。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国研发体系建设,已成为亟须深入研究的关键课题。
国际经验与跨国研发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
纵观国际上知名的新型研发机构及其所在地区与城市,普遍具有一些共性特征,包括顶尖人才跨界流动、研究机构跨界共建、外资参与共建以及搭建跨国合作交流平台等。这些特征使其逐渐发展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关键节点。
人才跨境引进与服务体系的创新
全球领先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拥有多样化的机制。例如,许多地区实施了宽松的技术移民政策,特别是针对科研人员的跨境流动,大幅简化了签证和居留的限制。此外,许多国家建立了国际人才服务平台,提供多语种咨询、招聘活动和海外推介会,促进了人才的顺利流动。同时,国际猎头服务已成为引进高端科研人才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寻找顶级科学家时,猎头公司的作用愈加突出。
研究机构跨境合作的深度拓展
跨境科研合作是全球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的联合实验室和研究合作,新型研发机构不仅能分享前沿技术,还能共同解决全球性科研问题。例如,许多国家通过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跨国研究基金等方式,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突破和创新成果的转化。此外,推动高校“校友圈”带动“产学研生态圈”,也能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度融合。
支持外资入驻与跨国合作的开放战略
吸引外资进入本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亦是跨国研发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许多国家通过政策激励措施,吸引研发密集型的外资企业在本地设立研发中心或创新基地。同时,跨国公司与高校合作,设立专项基金或捐赠科研设备,不仅为科研提供资金支持,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机会。此外,通过设立“产业教授”职位,企业和研发机构实现了资源共享,提升了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
发挥中介平台的作用,构建合作桥梁
中介平台在跨国科研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定期举办科技成果展、学术研讨会、人才联合培养等活动,能够有效对接科研资源,发现潜在合作伙伴。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和跨境知识交易平台,各方还可在技术转移、产业化推广等环节实现深度合作。此外,技术联盟和创新集群的建设,也令全球与本地的创新网络得以紧密结合,推动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提升。
新型研发机构助力上海跨国研发体系提质增效的策略选择
2023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上海市的新型研发机构已达到17家,但其数量占全国总量的比例仍不到1%。在2024年度绩效评价中,仅有6家企业获得C及以上等级。尽管现有机构在集聚高水平人才、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和引领区域创新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尚未充分发挥其在支撑和引领上海跨国研发体系建设中的潜力。具体来看,存在以下梗阻问题:
首先,新型研发机构面临战略性科学家的严重短缺,急需一批具备学术领军能力、跨国研发与运营管理经验、并能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的国际型人才。
其次,跨界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尚不完善,尤其是中外合资的新型研发机构仍然空白。长三角地区的三省一市之间在研发机构建设上存在明显的同质化,未能形成“群狼效应”,难以带动产业集聚和创新突破。
第三,新型研发机构与跨国研发体系的衔接存在顶层设计不足。尽管“科改25条”及《关于促进我市新型研发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已出台,但其中并未涉及如何将这些机构纳入上海跨国研发体系建设及其绩效评估的相关条款。
第四,跨国协作交流平台的能级较低,国际高水平交流合作的媒介和载体仍然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作用。
结合上海市“到2025年形成2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并引导社会力量建设200家”的发展目标,亟须在关键环节上释放更明确、更开放的政策信号。应从人才引进与服务、跨界共建研发机构、顶层设计以及跨国合作交流四个方面入手,弥补新型研发机构在上海跨国研发体系中的角色缺位,推动上海在全球创新竞争中的领先地位。
构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服务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地位,建议市人社局牵头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服务机制,采取系统化、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并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保障。
首先,上海应高标准引进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巴尔赛奖等国际顶级科技领军人物,以及国内外知名院士,制定全球一流基础研究人才目录。通过建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基础研究人才库,为这些顶尖科学家提供持续稳定的科研经费支持,并赋予他们在重点领域自主选题、组建科研团队、安排经费使用等的权利,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前沿技术的突破。
其次,上海应探索公私合作模式,通过政府采购、税费减免、研发经费补贴等方式,支持猎头公司发展,并成立行业协会,以推动更加协同的人才引进机制,实现多方共赢。这将拓宽人才招揽的渠道,并为其提供更加灵活的支持。
此外,为了促进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上海还应畅通双向流动机制,出台《产业教授/研究员认定办法及实施细则》,并通过双向挂职、项目合作等灵活方式,引导产业界人才有序流动至新型研发机构。这不仅能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还将推动科研与产业之间的紧密合作。
在全球人才网络建设方面,建议上海尽快成立校友会扎口办公室,构建以海外人才联络处、全球校友会为关键节点的互动网络。通过这一网络,上海能够迅速发动全球校友资源,锁定并落实人才需求,形成“人才诉求→网络发动→人才锁定→快速落实”的高效循环。
最后,为了推动长三角区域内高层次人才的高效流动,上海宜建立“旋转门”机制,充分利用新型研发机构的比较优势,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之间实现人才互联互通。借鉴德国弗朗霍夫协会的做法,上海可以在项目式共享、外包式共享、候鸟式共享和兼职式共享等多种模式下,推动高层次人才跨区域流动。
推动跨界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
为推动上海新型研发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议由市商务委员会牵头,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上海应积极助力本土新型研发机构“走出去”,探索与海外研发机构共同设立创新基金或合作研发计划。建议制定与不同国家和城市之间的合作战略,并将其细化到研发合作、创新政策、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多个层面。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和应对措施,并在财税、投融资、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例如,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在美国硅谷等地设立分院,通过链接当地的活力资源,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上海可以借鉴这一经验,进一步扩展国际合作空间。
其次,上海应推动长三角地区新型跨界研发机构的共建。借鉴英国Midlands Pilot计划的成功经验,上海可联合长三角三省一市的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医学、生物学、化学、计算机、工程学、数字技术、物理学等关键科学领域打造吸引外资的明星节点,以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并吸引更多外资和国际人才的参与。
此外,建议上海积极推动跨国共建科技园区,以新型研发机构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创新孵化中心、海外分支机构为载体,构建一个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的全球协作网络,加速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跨国流动与融合,进一步提升上海在全球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和地位。
制定行动计划,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的全球影响力
建议由科委和商务委员会联合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具有高水平、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技项目,并鼓励跨国企业及研发中心积极参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具体措施应涵盖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首先,基于共性基础技术、核心技术攻关以及经济社会价值等关键指标,识别新型研发机构与跨国研发体系交叉和渗透的环节及部门。
其次,以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全球顶级高校研究机构和明星科学家为目标,积极撬动海外资本参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并给予政策倾斜支持。
同时,开展新型研发机构对接跨国研发体系的跟踪评价。在《上海市新型研发机构备案与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中,增加包括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国内外协同合作等相关考核指标。
此外,设立贸易和投资协调办公室,作为学术界、投资者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平台,以加强各方的合作与对接,促进资源高效流动。
搭建跨国合作交流平台
为进一步促进全球创新资源流动,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提升新型研发机构的国际影响力,重点对接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推动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和论坛建设,并与国际知识产权标准接轨,增强全球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鼓励新型研发机构与跨国企业联合申报基金项目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可以参考挪威企业博士生计划,承担研究生50%的工资,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并吸引国际优质人才参与。
三是可借鉴日本区域商务会议(RBC)的经验,由上海科委牵头设立“长三角外资与新型研发机构联合治理委员会”,负责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规划设计、注册备案、统计监测、调查评估等多方面的服务,特别是推出一个动态信息数据库,提供包括机构类型、核心产业、政策汇编等关键信息,并以多语种向全球推介,帮助国际投资者迅速识别和对接。
(王秋玉,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