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和5G技术的蓬勃发展,众多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淘宝、抖音、快手、京东、B站等业界巨头纷纷推出直播服务,利用明星效应和达人推荐等多样化策略,有效促进了消费。从明星的带货直播到普通人的知识分享、才艺展示,这种新兴的互动方式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也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大动力。
根据《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8.33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173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75.2%。作为当下最热门的新兴商业模式之一,直播经济通过视觉化的内容生产,以丰富多彩的现实场景为依托,传递商品信息和用户体验。直播平台的流量优势和技术创新,为消费者带来了与传统网购截然不同的快乐体验。
直播经济宛如一场盛大的“线上聚会”,有效地扩展了社会生产和经营的边界。如今,“人人皆可网红,万物皆可直播”,直播不仅影响普通人的生活,还能推动一个地方的“走红”,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的政策鼓励和积极参与,使直播经济迅速成为数字化时代商业新引擎。近年来,广州、深圳、义乌、杭州、重庆等多地纷纷发布促进直播经济发展的政策,构建直播电商产业集聚区是其中重要目标之一。2024年9月上海市商务委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推动直播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上海市直播经济发展要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力争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直播经济高地。在各地政府拉开直播经济高地“抢夺战”的另一面,直播行业的城市聚集效应已经显现。此外,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互联网直播平台的兴起同样为直播经济的繁荣开辟了新渠道。
近年来,直播经济在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中,催生了一种创新模式,即线上直播与线下实体空间及服务资源有机结合。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该区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链的“链长制”,加速打造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1+2+3+4”创新型现代化产业体系。目前,杨浦区已经吸引了超过7000家数字经济企业。利用这些企业的集聚效应和影响力,杨浦区正在建设一个集优质商品、内容创作、人才培养和公共服务于一体的数实融合直播经济示范区。
借助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和一台聚光灯,各行各业通过网络直播即可开辟新的销售渠道。直播助农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利用直播平台的流量优势,将农产品直接对接到消费者,打破了传统销售模式的局限性,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让农副产品销售走上“快车道”。直播助农模式在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电商领域的一种新兴业态,直播助农有助于拓展产业链条,加速农产品流通,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赋能乡村振兴。
当前,直播经济正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其产业链具有批量生产、快速销售和轻量库存等特点。随着年轻群体个性化与体验导向的消费倾向愈发凸显,直播经济正引领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洞察更为精准的市场需求。这一趋势推动制造商更加注重产品差异化、个性化以及销售定制化,进而催生了“生产端+内容端+服务端”柔性供需体系的新活力。5G技术的发展为直播经济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生产端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客户与工厂直接对接的商业模式将技术能力与终端用户需求实时对接,产业链的网络互联使得供需服务能够随时调整的同时,生产端与消费端的沟通也得到了加强,生产过程也将更加社群化、更具针对性。
随着直播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年来也涌现出一系列争议,包括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不足、刷单和数据造假、虚假宣传以及价值观偏差等。此外,直播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仍面临诸多困境,如供应链反馈不及时、流量分配不均、产业政策跟进不足以及相关法规制度的不完善。如何构建良性的直播生态系统,推动直播经济走好“下半场”,实实在在地改善消费环境、拉动内需增长、助力实体经济,已成为直播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注重品质与服务提升,增强品牌竞争力。若要追求直播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品质的产品制造与卓越的售后服务始终是实体经济稳健增长的关键支柱。受经济下滑和未来预期的降低影响,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减少了为氛围付费的意愿,更倾向于为商品本身付费。因此,企业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应注重品质和服务,致力于创造优质产品,以确保品牌的持续发展。
强化多措并举,探索平台综合治理新机制。2024年6月实施的《直播电子商务平台管理与服务规范》,以及7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都是为了确保直播电商行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健康发展。未来还应进一步推动政府、电商平台、主播、消费者和品牌方等各方合作,明确责任分工,建立透明、规范的监管机制,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应保障消费者权益,为供应商和平台提供政策支持,以促进电商市场的有序发展和活力提升。
推动“供应+直播”,构建产业集群新优势。据统计,临沂市兰山区在2024年1月至4月期间,市场交易额达到1060亿元,物流总额高达2308.02亿元,网络零售额为155.8亿元。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分别实现了7.8%、6.94%和20.8%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兰山区利用其商城物流和产业基础,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发展电商产业链,形成了“市场+供应链+直播+仓配”的直播经济模式,不仅促进了传统市场、本地产品加工和物流快递等产业的快速增长,还支持了数字商城的建设。各地应立足自身产业优势,抓住直播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线上线下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塑造发展新优势。
推动政策创新,建立支持与监管的双重机制。直播经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协作分工方式和经济理论框架,带来了经济结构的整体变革,也给传统的产业管理政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政府监管部门应顺应直播经济发展趋势,一方面,满足本地直播电商的土地需求,如通过“先租后让”等方式满足其空间需求;另一方面,加强支持政策,为对实体经济有显著带动作用的企业或平台提供财政、金融和技术方面的优惠与奖励;同时,建立约束机制,制定以提升效益为目标的准入政策,以确保政策的严格实施和监管。
(詹宇波、程广昊,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