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上午,第100期“沈志远学术讲坛”在总部101会议室举行。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张晓虹教授到访经济所,作了题为《多源数据下的近代上海城市化过程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学术讲坛由经济所所长沈开艳研究员主持。
张晓虹教授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地理研究》副主编,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主要从事历史文化地理和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十余项。
讲座分别从上海城市研究的资料特点、数据的提取和处理方法、近代上海城市化研究、长时段城市化过程复原四个部分展开。张晓虹教授指出,上海城市研究的资料包括文本数据、图像数据、影像数据等多种形式,具有多源和多尺度的特征。首先,以江湾地区为案例展示了文本数据在近代上海城市化复原研究中的应用,又以静安地区为例展示了利用地图信息进行近代上海城市景观要素提取的方法。其次,以静安区、“大上海计划”、新村建设等研究案例,采用城市地理学理论,分析近代上海城市文化意象、空间意象的构建和都市政治对城市空间生产的作用。最后,采用GIS对近代上海城市化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近代上海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和驱动力,并构想了进一步利用现代遥感数据构建更长时间序列的研究前景。
张晓虹教授的讲座内容学术视野广阔,资料来源丰富,研究方法多样,对上海城市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长时段、多学科的探讨,吸引了在座师生的浓厚兴趣。沈开艳所长对讲座作了总结评论,经济史研究室方书生和余开亮老师分别对近代中国城市化水平测算方法、近代上海城市化中的土地产权制度问题进行了讨论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