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子迅博士作“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共同富裕: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协同视角”学术报告

作者:发布时间:2025-09-09浏览次数:11

202599日上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沈志远学术讲坛》2025年第11(总第106),由邱子迅博士作了题为数字经济发展与农村共同富裕: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协同视角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纪园园副研究员主持,李世奇副研究员担任评论人。

在过去十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除了农村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等尚未解决的发展问题外,不同地区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非常突出。从时间上看,中国推进共同富裕恰好与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吻合。电子商务和数字金融作为农村居民接触频率最高的数字经济业态,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电子商务助农的效果依赖于金融的支持,同时数字金融助农也需要具体的产业应用场景。二者是否存在协同效应?这一效应是否促进了农村的共同富裕?邱子迅博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理论部分融合了融资约束模型和搜寻模型,论证了二者对促进农民收入的协同效应。实证部分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研究,发现二者的协同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降低了农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方差和分位数差。研究进一步发现: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的协同在样本时间段内的普惠性逐渐提升,缩小了农村的收入差距;二者的协同对低收入县域(农村劳动力密集县、传统金融发展落后县和低农机动力水平县)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更强。家庭层面的研究发现,二者的协同推动了农村家庭本地就业,促进了工资收入和自营收入的提高,且降低了自营收入的差距。

报告结束后,李世奇副研究员进行点评,他认为文章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研究视角较为独特,研究使用的RIF回归方法前沿且契合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并提出未来可以基于农村家庭三产收入、政策变化等方面继续拓展。随后,其他老师就文章中写作背景、具体模型设定、与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联动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