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上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沈志远学术讲坛”2025年第16期(总第111期),由本所谢华育研究员作题为“陈焕章及其《孔门理财学》背后的学术转型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陈国政研究员主持,徐昂博士作评论人。
谢华育研究员从中国传统学术的古、今文经学的分野出发,介绍了清代末期今文经学的发展与学术转向,并从史料出发剖析了陈焕章与康有为的学术关系、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与“孔门理财学”的关系以及陈焕章学说今文经解经的方法论问题。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西格尔等人的中国学生陈焕章试图通过《孔门理财学》,把儒家的经济思想装点为一种可行的社会主义,提出应对当时西方社会困境的中国解决之道。康有为思想的杂糅特点,加上陈焕章并未对其精熟掌握,使得《孔门理财学》仅表现为利用今文经学解经方式,以西方经济学概念重述中国传统思想大义。《孔门理财学》对中国经济学建构的初次探索,体现出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知识转型过程中的艰难。
报告结束后,徐昂博士、副研究员刘丰和张申分别结合各自的理解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陈焕章的人口学说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溯源,分享了自己的研究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