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3日上午,张申助理研究员就其近期获得立项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营商环境建设思想研究”进行了开题论证。会议由副所长唐忆文研究员主持,所长沈开艳研究员出席会议,经济所全体科研人员参会听取报告。
张申认为,中国近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创新的一个可能的落脚点,在于不拘泥于以往的针对人物、学派的研究和针对经济学成熟概念的专题研究,而可把视野放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进程中有人为能动性过程的经济思想挖掘上。所谓能动性过程,即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主动地、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外部世界,而经济活动中的能动性过程,背后必然包含经济逻辑与思想。另外,用较为现代的经济学范畴去追溯过往的思想史,重点在于该范畴下的经济思想在历史上是否客观存在,而非这个概念提法是否在当时已经出现。因此,对于“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营商环境建设思想研究”这一选题,一是上海的营商环境建设并非一个全然的诱致性变迁结果,而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建设完善背景下,根据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人为构化缔造出来的结果。同时,营商环境作为从事投资与经营的市场主体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各种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活动产生后就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这个选题是成立的,而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可未进一步优化上海营商环境提供参考,也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上海的城市基因。另外,张申指出这一课题的相关史料较为丰富,散见于学者研究、会议记录、史志年鉴和相关政策中,重点在于如何确立不同时期上海营商环境建设的主线,才能对相关史料进行有逻辑的串联。
报告内容非常精彩,与会科研人员围绕“营商环境评估体系”、“上海营商环境存在问题”以及“可能的史料分布”等进行了相关交流。最后,唐忆文副所长对报告会做了总结。